【核心提示】奔腾河流养育自强生命,悠悠清渠书写未来序章。7月24日,为追忆“新中国两大奇迹之一”的红旗渠的辉煌历史,365英国上市网站官网赴河南省安阳林州市社会实践团开启为期一周的社会实践活动,体悟林州人民在自强不息的建设中所展现的智慧与力量。
7月24日,365英国上市网站官网赴河南省安阳林州市社会实践团开启为期一周的社会实践活动,体悟林州人民在自强不息的红旗渠建设中所展现的智慧与精神。
城乡变迁,奋斗林州新发展
7月24日,实践团队到达林州并与相关单位交接,而后于25日、26日在市区进行资料收集和实地走访。团队成员目睹了林州经过数十年奋斗之后发生的巨大变化,也感受到林州人民对红旗渠精神的不懈坚守。
据了解,上世纪60年代以来,林州走过了“战太行、出太行、富太行、美太行”四个阶段的奋斗道路。这段林州人民的“创业四部曲”实现了当年“定叫山河换新装”的豪迈誓言。林州人民牢记红旗渠精神对当地发展的支撑作用,将红旗渠精神融入到城市生活各个方面:红旗渠歌曲响彻广场,建设者的事迹和照片高悬在干部学院的两旁,红旗渠主题雕塑随处可见。
忆旧追新,踔厉往事亲领悟
7月26日,团队采访了两位老党员,其中一位曾是参与过红旗渠修建的老干部。老党员讲到,当时市委书记为挽回干旱饥荒造成的损失、解决后代用水问题,号召百姓以村为单位组成修渠队伍。炸山体、开山洞、挖沟渠,一干就是十年。物资不充裕,饭菜简单,休息时也常与危险相伴。他们感慨道:“那时候队伍甚至会组织一起上山挖野菜吃,晚上就在悬崖边的山洞里住。和过去相比,现在的林州生活水平已经提高了许多。”
老干部惊叹于林州人民生活情况改善之快,也表示为自己曾经在党的领导下参与这一伟大工程而自豪,并且支持员工了解学习红旗渠精神。最后,他为团队的工作提供了颇有意义的指导,这足见以红旗渠建设者为代表的林州人民对这段记忆与精神的铭记。
安排河山,生态经济齐兴旺
7月27日与28日,为深入了解林州人民发展特色山水旅游产业的历程,团队决定深入石板岩镇与大峡谷内部,了解各种具体项目的建设。
林州境内的太行山由浊漳河切割,交通不便,资源匮乏,聚落分散,人口不多。要想真正改变生存境况,必须以生态为根基,以产业为依托,以民生为宗旨。石板岩镇的一位民宿经营者告诉团队,旅游产业的振兴开始于十八大以来的革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指导、党和政府领导的旅游产业培育机制变革以及“旅游+乡村”发展模式创新为提高发展质量提供了三位一体的支撑。
当地沿街建筑许多都已改造成农家乐或民宿,一位正在装修新民宿的老板表示,当地旅游业需求很大,从事旅游业的收入是经营耕地的数倍。在旅游旺季,民宿爆满已经成为一种常态。漫步桃花谷,团队着重走访了景区的商户们。在与纪念品销售商的交流中,团队了解到新兴产业蓬勃发展,形成了多层次、有特色、高效益、共致富的发展模式,因而打响了太行山大峡谷景区和全国特色小镇的名声。
高山清渠,饮水不忘常思源
7月29日与30日,实践团前往红旗渠景区,学习纪念馆中的历史资料,重点了解青年洞的建设历程。讲解员向大家介绍了“最小修渠人”张买江的故事,张买江是工地上最小的建设者之一,当年张买江的父亲在修渠时牺牲,母亲又把仅仅13岁的他送上了修渠工地,后来他成为了最年轻的红旗渠劳模。在实景仿建的红旗渠纪念馆,团队深入了解了这一伟大工程带来的福祉。它解决了数十万人用水的问题,结束了水贵如油的艰难历史,实现了从与自然相抗相争到和谐共生的可贵转变,造就了“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团结协作、无私奉献”的红旗渠精神。
活动结束,队长左莹燕总结道:“通过此次实地探访,我们不仅了解到了红旗渠精神的历史,更学习了豫北人民在新时代推进脱贫攻坚的宝贵经验。我们将以此次社会实践学习为契机,踔厉奋发,迎接党的二十大,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不懈努力奋斗。”
文字:董丰恺
摄影:左莹燕、宋金玥
审核:蔡 江